时间:2025-07-17 15:48:06
来源: 四川日报
阅读:8
物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动脉,在打破区域壁垒、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既是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部署的重要工作,也是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。日前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》,明确20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具体措施。物流是实体经济的“筋络”,联接生产和消费、内贸和外贸,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,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,提高经济运行效率。从沿海港口到内陆物流园区,从中欧班列到西部陆海新通道,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是基本支撑。可以说,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,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,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就四川而言,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、重塑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行动。四川地处长江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汇点,是西南地区物流枢纽,去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.2%,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铁路和水路运输占比低、多式联运效率不足及市场主体“散小弱”等。要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的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,就亟需通过结构优化打破区域物流壁垒,落脚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。今年以来现代物流产业被列入四川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,《四川省现代物流产业链协同推进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《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》陆续出台,可以看出我们加快构建统一高效、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的坚定决心。
当前,全国各地纷纷致力于协同创新建设现代物流体系、降低物流成本,加快建设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。毕竟,这些工作的核心难点就在于跨区域规则协同。辽宁推进东北三省一区“北粮南运”大通道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试点建设,使铁路吨公里运费下降11.6%。安徽依托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,实施推行“联动接卸”监管模式,货物可压缩50%转驳运输时间、30%物流成本。河南郑州机场通过海关“一次查验”模式,将跨境物流时效提60%、成本降50%。而四川可在“西部陆海新通道调度”“锂电池物流安全标准”等领域形成突破,探索创新规则衔接方式。但无论是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,还是多式联运与物流的适配性优化、仓储和邮政业发展,都必须多维度协同推进降本增效体系,促进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。比如优化运输结构,实现从公路依赖到多式联运;升级基础设施,建设多式联运数智平台,整合“铁公水空邮”数据资源;培育市场主体,推动“散改集”“小转大”“弱变强”,实现链式发展。
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,本质是通过结构优化、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破解物流领域长期存在的“低价格、高成本”问题,这既是区域发展命题,更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西部攻坚实践。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视角看,这一进程不仅需要四川内部“铁公水”多式联运的硬件联通,更需与周边省份乃至全国形成政策协同、标准统一、信息共享的软性联通,任务艰巨、责任重大。或许未来,当铁路开进厂区、数据联通关区、港口链通全球之时,物流降本的四川实践,将成为我国统一大市场拼图中的关键一块,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。
来源:四川日报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于公开网络资源,如有侵权,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